当前位置:> 标准解读
从企业、服务商和消费者的角度解读《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上)
发布时间:2017-9-1    点击量:1399

近年来二维码技术应用在我国发展迅速,印制有二维码的商品已经随处可见,二维码俨然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编码中心顺应时代潮流,密切关注我国商品二维码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问题,牵头起草并制定了《商品二维码》(标准号:GB/T 33993-2017)国家标准,目前已经由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想知道《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究竟是神马?该标准的实施在生活中有哪些重要意义?小编这就带您一探究竟!


《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究竟是神马?


                                                     

《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牵头制定,是我国自动识别与移动支付、电子商务以及大数据等领域的重要标准。目前,主要适用于商品上二维码的应用。


《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商品二维码编码数据结构



其中,《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规定了商品二维码编码的三种数据结构。分别为:编码数据结构、国家统一网址数据结构和厂商自定义网址数据结构。三种数据结构各有优势,可以满足商品上不同层级的二维码应用,能够将企业、商品、消费者三者联接的同时,又从编码源头为商品的跨国流通、完整供应链追溯和企业商品数据互联互通打下了信息基础。

                                                     


其中,编码数据结构是基于目前国际国内最广泛流行的GS1体系(国际物品编码体系),能够涵盖从品类到批次到单品各个层级的商品编码,并且编码已经被国内外众多条码设备生产商支持。国家统一网址数据结构与厂商自定义网址数据结构,都是面向目前最广泛的互联网应用,二维码作为访问互联网的入口,承载着企业或信息服务平台等网址信息。三种数据结构中,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可理解为商品一维条码)都是必填信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商品生产企业,已经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申请过商品条码,企业资质和企业信息已经备案,在此基础上,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二维码编码方案,顺理成章。


《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实施的重要意义


                                                     

《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商品二维码在我国的推广、管理、应用与服务提供了指引方向的重要作用。该标准提出的统一、兼容的商品二维码数据结构,解决了目前我国商品二维码应用中编码数据结构不统一的问题。对于规范我国开放流通领域二维码的应用、搭建二维码的良好生态系统、以及商品的跨国流通标识与信息互连互通,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



建立基于《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的“国家二维码综合服务平台”


                                                        

为促进国家标准的落地实施,编码中心建立了基于《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的“国家二维码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商品二维码的注册。届时,我国境内已有商品条码的企业可直接注册使用商品二维码,没有商品条码的企业需要先向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申请商品条码。有没有很贴心呀!


版权所有:沧州市标准化研究所 冀ICP备16014912号-1
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变相复制本网站全部或部分信息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世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