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标准化动态
《中成药编码系统》等10项国际标准在江西立项 将填补国际空白
发布时间:2018-6-11    点击量:1434

6月9日,《中成药编码系统》等10项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组织标准启动及评审研讨会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德国、韩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香港、澳门、浙江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等国家、地区及高校的专家代表出席会议并参与项目评审,审议了《中成药编码系统》等10项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组织标准,并批准该系列标准立项。


由于中成药编码系统缺失,导致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各生产厂家及销售部门、市场监管的中成药信息相互缺失,无法互联互通,使得生产、经营、教学、科研、临床之间难以融合和有序衔接,给中药市场的监管和患者安全使用带来隐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且目前《中药编码系统》《中药方剂编码系统》已由ISO批准发布,并在全球推广应用。但是,中成药作为中药的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在我国乃至全球尚未构建编码系统,制定《中成药编码系统》势在必行,将填补国际编码和国家编码的空白,推动中医药事业更好地走向世界,服务人类健康。


中成药的数字化分类编码是以阿拉伯数字编码,以编码数字传输,表达中成药信息号的电子信息化编码体系。制定《中成药编码系统》,对中成药进行数字化分类编码,实现中成药“一个成方、一个名、一个编码”,是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信息化的重要组成,必将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健康中国建设和全球人类健康。


本次获得立项的还有《中药材、中药饮片全过程追溯体系要求》(第一、二部分)、《中药饮片内包装》《中药处方、调剂、给付与煎煮要求》(第一、二、三、四部分)共计10项。旨在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全过程追溯体系,确保中药品质的真实性,产地的道地性;解决全球中药饮片内包装存在包装不规范、不符合卫生要求、不利于药品的储存、包装材料与中药饮片的性质不相适应等问题;同时对中药处方的书写要求,中药房的管理,中药饮片给付及调剂的要求,中药的煎煮等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最终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用药的安全、有效,促进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此次研讨会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江西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协办。


版权所有:沧州市标准化研究所 冀ICP备16014912号-1
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变相复制本网站全部或部分信息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世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