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景区评定,是旅游部门依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和国标《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对景区综合实力的一种认定,从A到5A分为不同的等级。A级景区评定作为一个景区的等级划分标准,最直观地体现着一个景区整体的旅游质量水平。一个旅游景区的A级数字越多,证明这个景区的旅游质量和服务水平越高。
近期国家旅游局掀起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景区整顿风。12月5日,国家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完成对本地4A级及以下景区检查,共有367家4A级及以下景区受到不同程度处理,其中包括55家4A级景区在内的107家A级景区被摘牌。
此次被处理景区存在的问题涉及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例如,安全管理不到位、厕所环境卫生条件不合格、市场秩序混乱、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不足、标识导览系统短缺、资源保护措施不到位等。目前,各地旅游管理部门已明确要求被处理景区限期整改,对于被严重警告、警告、通报批评的景区,整改完成并通过验收后,才可撤销对其的处理;对于被取消及降低等级的景区,整改完成后,必须按照有关程序重新申报创建相应等级的A级景区。
此次国家旅游局掀起景区严整之风,正是由于庞大的旅游产业和不配套的景区服务之间矛盾的日益激化。如今,我国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越来越多的家庭把旅游作为重要的消费项目。而景区等级往往影响着一个景区的吸引力和门票价格,景区争相升级景区等级,导致的结果就是A级景区越来越多,等级越来越高,门票价格也越来越贵,然而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质量却没有跟上,很多A级景区被游客反映和投诉,觉得名不符实。这个问题在春节黄金周或其他节假日等旅游旺季期间尤为明显。
影响一个景区A级评定标准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景观、交通、环境、安全、卫生、通讯、购物、游客量等等,还包括游客的满意度。需要强调的是,游客满意度作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中3项细则中的重要1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景区“重建设,轻保持”,在申报A级景区等级升级的时候大张旗鼓、面面俱到,一旦完成评级之后便高枕无忧、撒手不管,结果就是游客的满意度下降,自己的品牌也大打折扣,这是很多景区一直以来存在的乱象。
值得高兴的是,此次景区整顿之风,不仅打击了很多A级景区的乱象,也对很多在建设中的景区起到了震慑作用,包括5A级景区在内,只要不达标一律降级或者摘牌,景区治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事情。据悉,目前国家旅游局正会同相关部门,酝酿推出新修订的国标和管理办法,新国标和管理办法将对景区出现何种问题加以何种处罚等作出详细而明确的规定,使A级景区复核监管工作更加规范,有标可循,让景区监管走向制度化和常态化。
-THANKS FOR READING-
作者丨张瑞洋